本期推荐当代著名隐士书家金熙长的左书大字《瘗鹤铭》尺八屏十条屏作品。
《瘗鹤铭》的书法作者虽存疑考,隐士金熙长亦从《许长史旧馆坛碑》等诸多史料中考为南朝陶弘景真人所为。唐宋以降,很多大文豪大书家如宋欧阳修苏东坡至清康有为梁启超等皆有收藏并临写该碑,有的重视水前拓本,有的则喜欢水后拓本。但真正得其神者鲜矣,康有为在其收藏的《瘗鹤铭》拓本跋云,苏东坡得其神,黄庭坚得其形,其余不足观也。可见写此碑者众,得其神韵者甚少,尤用此碑之意写成大字榜书者则更难得。
隐士早在多年前就有多篇《瘗鹤铭》的考证文章及临作发表,有些写的雄浑古厚,(如《金熙长巨创榜书十八条屏<瘗鹤铭>》有些写的真阳仙逸,(如《金熙长考临水前《瘗鹤铭》)等等,但令人百看不厌的,野逸山林之气十足的还是甲辰年用左手写的《瘗鹤铭》!
刚开始创作的《左书鹤铭》是六条屏(见附后),后又创作了十条屏,较六条屏写的更豪迈!
隐士是次用左手书写的《左书瘗鹤铭十条屏》作品,基本上是借鉴了陶真人的神韵用自己的理解来书写的,整体还是用陶氏篆籀笔意写行楷,虽野逸但细品每字皆有源有根。
现择选部分书家学者评论于后,供读者品鉴时参考。
湖南书评家/沙乞子:
能深解放翁诗联"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中之"无路"与"又一村",即踏尽千山与万水,阅尽人间春色之后由"无"生"有"、由"暗"生"明"之湼槃,之羽化,之"翔寥″。不宜执于"又一村",而须新开又一天。
以此观之,金书积学有年,奇拙生焉,虚灵待化矣。
影评家/汪廷:
金熙长先生左书瘗鹤铭,全篇意念贯通,姿态万千,不可方物,已臻仙界!尤其此幅乃左手书,感觉行止自如,意气荡漾,不可多得佳作也!
深圳书画策展经纪人/唐印:
读熙长老师仙书,真阳十足,佳作荡气回肠。
西北画家/吴三石:
入古出古,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
金华书家/汪柏寿:
线条之美,符号之美跃然纸上,令人折服。胸有诗书,才能流露出这种美,每个笔画都有内容,都藏内涵。
深圳作家/胡滨:
隐士之结字方正严谨,每于雄秀处更为称叹,崎岖笔法宛如与山石幽木叠岚古刹人天一体,和气周流,赏之甚益。
艺术品收藏家/林墨子:
结體奇诡,筆墨萬千,行筆点画見古籀之厚又得摩崖擘窠之雄,尤為难得能姿肆任意,且得大自在。
安徽书家方茂鸿:
天真!烂漫!散淡!润燥兼而有之,笔道骨力自现!非高手驾驭不了!
加拿大画家/李建华:
师兄研习很深故左手也挥洒自如,更加飘逸遒劲,真阳古气十足。
深圳画家、茶家/陈巨:
灿烂而凄美,腐朽而自然。
中山大学教授/钟东:
墨韵超奇。
温哥华学者/陈炫武:
特别喜欢转折处变化万千,还有淡墨可以观摩笔锋运转的轻重缓急,与历代大家的都是浓墨区别开,并更显功力。
(金熙长左书《瘗鹤铭》尺八屏十条屏全图)
本期编辑/余沁慈
图片/段心照 包玉慈
被感动 | 同情 | 囧囧 | 愤怒 | 和谐 | 悲剧 | 高兴 | 打酱油 |